歐美國家高空作業安全管理規范體系成熟,管理嚴格,使得腳手架的架設和使用變得很困難。但國內缺乏嚴格的高空作業安全管理規范,同時人力成本低,相對高昂的使用成本導致高空作業平臺在國內應用少,市場容量小。許多地方經常用吊車將人吊起,進行高空作業,雖屬典型的違規操作,但由于管理疏松,此類現象仍屢見不鮮。一些國外企臨邊作業、洞口作業、攀登與懸空作業、交叉作業四種高處作業方式需要在施工時使用必要的安全設施,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確定用于現場施工的登高和攀登設施??山柚ㄖY構、腳手架或梯子,也可采用載人的垂直運輸設備,除此之外沒有更嚴格的安全保護規定。
據不完全統計,我國每年僅因城市建筑維護使用的高空作業吊籃發生墜落,就導致近5000人死亡。使用高空作業設備以保障安全,這種理念是不是很難推廣并被認同?高空作業平臺和腳手架在建筑工程中的成本對比有其邊界點,隨著建筑高度的升高,高空作業平臺成本遞減,腳手架成本遞增,10m左右為臨界點。國內普通廠房的高度一般是9m,國外是11~13m。20世紀90年代初,當運想重工在向一家新建工廠的廠房推薦高空作業平臺時,對方對高空作業平臺感到很陌生,也很難認可,認為9m的作業高度用梯子和腳手架就可以完成。而兩個多星期之后,廠房頻頻發生工人墜落事件,對安全的迫切需要使得他們主動購買這樣的機器。運想重工的市場負責人也認為,隨著企業單位和個人用戶安全和品質意識的提高,高品質、高附加值和高生產力的高空作業平臺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。缺乏親身經歷則不會感觸深刻,人們對高空作業平臺從陌生走向熟悉,理念的認同僅在須臾之間。
目前我國高空作業平臺的租賃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,主要是使用方自行購買高空作業平臺。相比設備采購,高空作業設備租賃能夠直接降低企業成本,有效保障施工及人員的安全,提高工作效率。一個工地只要出現一臺高空作業平臺,高空作業平臺就會在該工地上聚集。因為一旦對高空作業平臺產生信任及喜愛,絕不愿再去冒險使用腳手架。